天津打造首個高速公路“節水驛站”
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獲悉,秦濱高速天津段塘沽服務區作為全國首批“節水驛站”試點單位,日前順利通過交通運輸部評審并獲得認證。此次試點建設不僅體現了本市交通運輸領域在節水工作中的率先垂范,更為天津公路“津心養護”綠色發展再添金字名片。
據悉,塘沽服務區作為秦濱高速重要綜合性服務驛站,是一處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日均服務車輛超過1400輛次。作為試點單位,服務區按照“設施改造先行、技術應用支撐、管理機制保障”的推進路徑,采取了多項創新舉措,構建起節水技術標桿和管理新模式。
服務區率先實施覆蓋區域給水管網全面改造工程,實現節水型器具100%覆蓋,一級、二級水表安裝率達到100%,配套安裝智能水表4塊、雨水收集罐32個。綠化自動噴淋灌溉系統有效減少日常綠化用水,服務區單位車次用水量嚴格控制在30升以內,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去年12月,塘沽服務區順利通過水平衡測試,管網漏損率控制在0.06%,節水設施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利用效率,塘沽服務區引進安裝了日處理能力達15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部污水回收使用,同時出水水質嚴格執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20)標準,形成服務區沖廁、綠化灌溉100%使用再生水模式,成為天津市首個實現污水“零排放”“全利用”的水循環服務區。
為有效加強節水日常管理,服務區同步建立了《節約用水管理制度》《用水巡查制度》及《用水計量管理制度》等制度體系。定期定時對重點用水部位進行巡查,形成設備設施問題銷號機制,數字化能耗監控平臺則為精準節水提供了更多數據支持。與此同時,服務區在衛生間、開水間等場所設置了30余處節水標識,在公共區域建設節水科普走廊,積極傳播節水理念,以公路力量帶動公眾節水意識提升,努力建設全民參與的節水工作格局。
塘沽服務區的生動實踐不僅以技術、管理雙創新有效提升了本市高速公路服務區水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更成功打造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公路節水鮮活樣本,為天津公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